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长沙 武汉 成都 西宁 长春 沈阳 广州 深圳 福州 杭州 南昌 南京 西安 海口 合肥 哈尔滨 呼和浩特
石家庄 包头 大连 太原 昆明 青岛 拉萨 银川 郑州 贵阳 郴州 济南 兰州 香港 台湾 澳门 日喀则 南宁 怀化 喀什 唐山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专题研究 > 旅游地产



小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小城镇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辽宁省教育厅 邱连波

    我国正处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阶段,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日前的建筑量占到世界的一半还多,建筑业在中国还是最重要的一个行业,建筑行业将带动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大规模的建设,其中小城镇化建设就应该占有相当份额。

    一、 为何要加快小城镇的建设

    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 一来可以在小城镇就地就近进行农产品加工和基地建设,开展中科院院士邹德慈提出的农业城镇建设;还可以深入挖掘小城镇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休闲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伴随着产业形态的升级,可以尽快改变乡村面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二来小城镇可以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水平,提高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用农民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创造小城镇的发展和管理模式,改善条件,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三来考虑到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当前把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从培育产业和经济基础开始,支持一部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增加小城镇人口,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附加值,这样就可以提高留在农村的人口人均占有的耕地资源,进而扩大人均耕作面积,增加产量,提高农民的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吸取国际上一些国家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人口、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问题的教训,我们应采取延长农业产业链的思路发展城镇化的思路,让农民在小城镇充分地就业,让农民人人有工做,以自己的力量建设家乡,管理社区。这样做的后果,可以对农业人口在从业素质还没有得到很大提高的前提下就流入大城市进行截留,避免部分农民工进入大城市后带来就业的困难和实际上生活质量下降,这样既保持社会稳定又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可以预计,解决三农问题,走小城镇化建设道路,将是有中国特色县域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符合辽宁的实际情况。

    二、 辽宁小城镇发展现状

    一般来说,辽宁的城镇化水平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是,辽宁的城镇化却是在一个失衡的状态下发展的,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大、中城市多,具有一定人口和经济规模的小城镇少且分布不平衡,辽西北区域内这种状况显得更为突出;二是县域范围内城镇化率低,从人口分布看,城市小城镇农村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三是城镇化不均衡已经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非常突出,使得城市与农村的联系缺乏小城镇的衔接,城市的经济活力无法有效地传递到农村,农村的生态环境无法带给城市,农民收入长期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城乡发展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如果我们把辽宁的城镇化发展放在全国来看,特别是与东南沿海地区比较,我们曾经引以为自豪的城市化水平优势其实正在缩小。江苏、广东、浙江等省的城市化进程每年都高速向前发展,一些地区的经济带已经形成城乡一体化要素配置格局。尤其是浙江沿海、苏南、上海郊区和珠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基本完成,高速公路沿途新型楼房争奇斗妍,连成一片,呈现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工业企业向特色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特点。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须做好的工作

    1.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是扩内需保增长,培育县域经济新优势的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在困境中树立发展城镇化的新理念,探索符合辽宁典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条件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促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借鉴东部地区农业城镇由农民来投资、融资或合作开发建设的经验,要借鉴南方旅游地区许多小城镇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的经验,要借鉴国内一些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避免资源性城市建设已走过的弯路,走土地节约、资源循环再生型的建设和发展路子,完善工业、贸易、文化服务体系,形成开放面向城市、辐射通往农村的经济结构。小城镇布局要从当地实际需要出发,规模适度,不搞大而洋的脱离实际开发。目前,应把发展重点放在县城和部分条件好、发展潜力大、交通方便的建制镇,尽快完善功能,培育新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小城镇建设要紧紧扣住以业兴镇,以镇聚人发展方向,不搞一刀切、一窝风。小城镇建设是一个经济发展、产业多元、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的过程,切不可一味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和面貌的改善,而增加农民负担。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忽视了产业集聚,忽视了生产发展,城镇建设是搞不起来的。当前,城镇工业化的进程要注意围绕中心城市配套发展,形成一批工业化加工企业;要注意依据地区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内引外联,吸引资金、项目和人才的流入,创建一批企业,打造一批品牌,形成产业链条;要特别注意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靠龙头带农户,将农业产业链条做粗、做长,由小城镇向农村辐射工业文明,提高农村生产水平,抵御农产品市场波动和交易风险。要注意在小城镇建设中合理布局,引导和推进理性的人口迁移,按照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在二、三产业中,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在一个地区的优化配置,并通过产业的开发,完善中心城镇设施的综合性配套,加快人口的聚集,使城镇成为一定区域内的经济中心。

    3.全面提高小城镇规划水平,突出特色。江西小城镇建设是由省里统一进行规划,体现不同特色和发展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规划展开,既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又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从而使小城镇建设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云南省结合自身实际,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小镇,丰富文化内涵,强化资源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辽宁应加强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为切入点,协调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使农村人口和产业呈现轴向分布,避免无序的、均质的空间结构。要编制出每一个小城镇以工业园、农业园、居住小区为重点的控详规划,加强与生产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镇乡村庄道路,供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等公共设施建设,从实质上改善农村地区设施严重不足的落后面貌,进而增强小城镇扩大就业和聚集人口的产业带动和生活服务能力。

    4.切实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素质。小城镇建设要尊重当地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否则小城镇建设就会演变成领导的号召,城市的梦想,甚至投资的黑洞。党委和政府以及广大基层干部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充分发挥目前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优势,支持回乡农民工致富带头人的创业,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文化、科技培训,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

    5.打破小城镇发展的制约瓶颈,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小城镇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市场为主导,合理配置建设资源。要进一步疏通资金流向小城镇建设的渠道,设立、落实各项村镇建设专项财政补助,金融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格局。调整对小城镇建设土地的供给政策,搞好耕地占补平衡。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向小城镇倾斜。深化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取消对农民工的不合理限制,引导剩余劳动力合理流动。要以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小城镇建设,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思路上应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试验,实现体制创新。在小城镇建设上要提倡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绿色建筑上,既让房屋与自然很好地结合起来,打造宜居房屋、宜居环境、宜居生态。

    6.大力发展小城镇社会事业。建立并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医、住房、上学、法律援助、计划生育等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发展非学历职业技术教育。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展文化事业,改造农村乡镇文化设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个体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人,让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设者、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主办单位: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办公室 中国城镇建设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大点一景企业管理中心 北京大点宏景投资中心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工程办公室
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建设部大院 电话:010-57811343 邮箱:zgfdczg@126.com
Copyright © 2011 by cntown.or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2065号
您是第 3181186 位浏览者 网站管理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