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长沙 武汉 成都 西宁 长春 沈阳 广州 深圳 福州 杭州 南昌 南京 西安 海口 合肥 哈尔滨 呼和浩特
石家庄 包头 大连 太原 昆明 青岛 拉萨 银川 郑州 贵阳 郴州 济南 兰州 香港 台湾 澳门 日喀则 南宁 怀化 喀什 唐山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专题研究 > 旅游地产



关于我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于我省小城镇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内容提要: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是城乡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吸纳、服务的作用。农工党甘肃省委会通过对

我省小城镇发展状况的调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建议。

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中心,是城乡关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吸纳、服务的作用。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经。因此,针对甘肃省小城镇发展的主要问题,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对我省的河西、甘南、陇南和陇东等地区进行了长期实地调研和考察,并对甘肃小城镇在新的历史时期背景下的发展的途径、措施进行了有益的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落实党中央科学发展观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甘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小城镇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小城镇数量偏少、规模不大,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不强

我省大约有建制镇267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全省每个县级单位拥有224个建制镇,仅为全国平均县级单位拥有8.79个建制镇的1/4;全省县级市所辖镇和县辖镇的非农业人口,平均每个建制镇仅有1.29万人,总体来看,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导致城镇功能难以完善,吸引力差,公用基础设施落后,致使小城镇对区域经济带动力减弱,综合功能不强,难以形成规模。

2、城镇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落后
  我省绝大多数乡镇缺乏规划或规划滞后,基础设施跟不上,建设资金的筹集渠道过于单一 ,建设标准低;排水设施不完善,供热条件差,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管理落后、重复建设现象普遍,资源浪费严重,尤其是耕地资源使用效益低。这些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小城镇对乡镇企业和大批农业人口进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吸引力,使小城镇对企业和人口的聚集效应低下,严重限制着小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引及容纳能力。

3、小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

甘肃省小城镇主要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一般分布在陇海、兰新、包兰、兰青铁路,312国道、211国道、212国道、213国道等交通干线的交叉点。总体来说,小城镇分布不不甚合理,东、中、西部较多,甘南牧区偏少。

4、城镇综合职能低下

我省小城镇主要为集贸型城镇,其职能仍停留在为周围农村地区提供商品交换、物资集散、行政及文教服务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上,经济主体是农业,非农经济大多以商贸为主,工业以手工作坊式生产的低值传统产品为主,对周围农村富余劳动力吸纳不足。90年代以来,下岗职工人数剧增,城镇化进程趋缓。

5、人才匮乏、技术落后、规划缺乏科学性

我省大部分城镇建设规划一般只考虑市(镇)区,而忽视了市(镇)及周边区域,造成小城镇发展和区域发展脱节,小城镇之间无法形成优势互补或规模经济;加之自然环境恶劣,建设资金缺乏,难以担负起吸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落后,不能吸引高层次人才,导致管理水平滞后。

二、发展小城镇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对策与建议

我省小城镇贪大求洋,盲目追求大马路、大广场、大草坪,追求高层、超高层建筑。“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地发展乡镇企业,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城乡分割,人为地被划分成城市和乡村两大空间经济体,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城市化进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针对城乡空间合理布局、交通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方面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从甘肃实际出发,依据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搞好小城镇规划布局,如,(1)陇中黄土地区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差,应围绕能源、旅游和农牧产品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以非农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生态环境治理;(2)陇南山区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分布分散,因地制宜,以发展生物制品业、旅游业、能源及原材料工业等加工工业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3)甘南高原区应以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为前提,围绕旅游业、农牧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和第三产业向小城镇集中;(4)河西荒漠绿洲区应围绕发展旅游业、节水农业、畜牧业、特种植物种植和加工业及工矿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特色产业。
2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小城镇规划中,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坚持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双赢之路。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把提高人们生态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素养放在重要地位,将生态意识贯穿于城镇总体规划和建设规划和各个环节,形成法规制约。只有把小城镇建设成街道整洁、设施齐全、房屋新颖、绿树成荫、空气新鲜、整洁优美的区域,才能增强居民的定居意识,吸引外来人才,推动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市场

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促共进。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极,重点应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文化和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小城镇以生产性功能为主,充当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能量的中介和农村向城市集聚各种要素的节点;农村以规模化、联片种植的农业生产支撑大中小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经济自由”,的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市场体系。

4、大力发展小城镇特色经济,实施产业兴镇战略
   
建议根据区域经济、资源、环境、人文和城镇体系特点,建立各具功能特色和发展类型的小城镇。如发展①商品粮油林牧基地的农业发展型小城镇;②吸引外资兴办企业,建设外资推动型小城镇;③充分利用风景名胜及人文景观,发展观光旅游业和服务业,建设旅游开发型小城镇;④对处于商品集散地的乡镇,建设商贸发展型小城镇;⑤资源富集区、以资源开发项目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建设资源开发型小城镇;⑥对靠近大、中城市的乡镇,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建设综合发展型小城镇;⑦对具有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加工业、服务业、旅游业,建设民族宗教文化型小城镇。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建议大力培养城镇管理人才,重点培训小城镇领导干部,提高管理者的素质,改变传统落后的小城镇管理观念;积极探索适合小城镇特点的新型管理体制,合理设置机构,精减人员,建立职能明确、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积极宣传城镇规划,加强法制化管理,严格以法行政,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的发展。(农工党甘肃省委会 雷怀彦 雷怀彦)

 

主办单位: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办公室 中国城镇建设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大点一景企业管理中心 北京大点宏景投资中心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工程办公室
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建设部大院 电话:010-57811343 邮箱:zgfdczg@126.com
Copyright © 2011 by cntown.or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2065号
您是第 3181186 位浏览者 网站管理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