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长沙 武汉 成都 西宁 长春 沈阳 广州 深圳 福州 杭州 南昌 南京 西安 海口 合肥 哈尔滨 呼和浩特
石家庄 包头 大连 太原 昆明 青岛 拉萨 银川 郑州 贵阳 郴州 济南 兰州 香港 台湾 澳门 日喀则 南宁 怀化 喀什 唐山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会员频道 > 个人会员



以城带乡 城乡统筹——铜仁地区“城镇经济”战略效应

城市扩容,扩出6个小县城  
  “变大了,变干净了,变漂亮了!变得我都差点认不出来了。”近日,回家乡铜仁市度假的石剑小姐说。1994年,她从铜仁一中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很少回乡。
  其实,在铜仁地区,不仅仅是铜仁市在“变大”。据统计,2002年以来,全区城镇扩容40平方公里。铜仁地区建设局一干部说:“这相当于新建了6个小县城、2个铜仁市。”
  自2002年以来,铜仁地区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以二三产为主的城市经济,成效显著。几组数据让各方兴奋不已:
  全区投入城镇建设资金近70亿,比建国后50多年的投资总和还多;新增城镇人口近40万,城镇化率提高到24%;城镇经济占GDP的比重达60%左右。
  比这些硬指标更能让人感受到直观变化的是市容市貌。在石剑的记忆里,以前穿城而过的锦江河以及河边随处可见白色垃圾漂浮、悬挂;城区道路破损不堪;大街小巷到处是占道的商贩。她说:“现在不同了,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很快。”
  而松桃县城因“挤、乱、黑”曾在铜仁地区饱受批评。从2005年起,该县对老城区进行大规模改造,并实施新区扩张,投入建设的资金高达12亿,城区面积由2004年的4.2平方公里扩展到5.7平方公里。另外,建成了两个大广场,新增和改建17公里市政道路。
  在石阡,河西“十里长街”和亮化后的龙川河夜景美不胜收;在沿河,春、夏、秋三季的夜晚,可常见千人聚集广场共舞共乐。
  城镇经济带动
  2002年,铜仁地委、行署制定了“三个重点、三个带动”新发展战略。其中,“城镇经济带动”就被作为拉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之一。
  彼时,铜仁地区积贫积弱。2001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近74亿,财政收入近6亿;农民年人均收入1306元,168个乡镇,年人均纯收入在800元以下的乡镇就有62个,60万农村人口没有解决温饱。
  此外,农业独大,结构很不合理,一产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竟高达61.2%。工业孱弱,城市缺乏产业支撑,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低下,城镇化率不到14%!
  城镇经济被置放于经济工作的突出地位,地委行署把其视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主要领导人多次提出,“城镇经济是整合、聚集与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不能再单一地就农业抓农业了,要反弹琵琶,扎实有效地抓好城镇经济带动”,“把农村问题拿到城里来解决”。
  上下同欲。自2002年以来,铜仁地区先后召开了6次城镇建设工作会议,每年都要抓一至两个重点,先是从规划、建设入手,再到文明卫生、综合执法和城镇产业。几年来,全区紧紧围绕“城镇经济带动”战略思路,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修房子”,不是城镇经济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松桃就开始了县城新区建设。但是,进展十分缓慢,老百姓甚至悲观地称其为“烂尾城”。
  此后为何又能在短短3年内成功“造城”?一种普遍的声音认为:除了政府主导和运作方式不同外,有了锰工业的产业支撑是关键。
  2002年来,依托富集的锰矿资源,松桃大力发展锰加工业,并在十五期间初步奠定了工业体系。目前,全县有工业企业132家,其中上规模的电解金属锰企业就有10家。
  一组数据就能解读“松桃城建现象”:200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只有8822万元,税收248万元;2006年底,规模工业总产值达11亿元,税收达到4809万元;今年,由于电解金属锰行情飙升,该县国税收入在8月就已达10968万元,率先在铜仁地区首破亿元大关。
  有一段时间,铜仁地区有些县过度追求城镇规模扩张。一不愿具名的干部说:“城建出政绩,官员个人升迁快。再说,很多县是‘土地财政’,政府为了实现受益,大肆卖地,任何人有钱就可搞块‘自留地’修‘火柴盒’,无规划、无公共配套,无绿化。搞的是低水平建设。”
  然而凭“空”难造城。发展城市经济,必须走内涵式的扩张之路:不但要建设城市,还要学会经营城市;重建设,更要重规划、管理;城市要扩容,更要发展产业来支撑……
  2005年起,铜仁市采取种种措施重振商贸业,增强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目前,专业市场面积达20万平方米。另外,这个山水城市,也开始塑造“中国钓都”的城市品牌,大规模修建完善城市功能的公共设施,并强力拆除违法建筑,政府“自扇耳光”,痛下决心补偿房开商以拆除此前乱批准建设的北门口一商住楼。
  因原贵州汞矿而成立的万山特区,在汞矿2001年被实施政策性破产后,很多人都断定它将成为一座“废墟”。然而,该区通过招商引资方式重建了工业体系,“没落汞都”再成中国汞金属集散地,区内的和泰茶叶公司,拥有贵州最大的茶叶加工厂。
  有了工业的强力支撑,政府才拥有投资公共产品的能力,群众的可支配收入也得以增加。万山城区在“废墟”中蜕变,汞都大道、休闲广场、体育馆等相继建成,城市越来越漂亮,人居品位越来越高。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也开始勃兴。仅佛教名山梵净山,近两年来就引来9亿民间资本投入旅游业。
  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方便农民转移进城,铜仁地区进行了诸多制度性革新。2006年,该地区在全省率先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统一户口登记、取消户籍审批、放宽迁移限制、简化登记手续等。
  农民是重要受益者
  发展城市经济,农民是其中重要的受益者。
  和泰茶业有限公司每年可吸纳当地1500多名农民工就业,去年,该公司支付的劳务费就达800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这是铜仁地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典型个案。在全区,目前已出现32家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陈玉钊是石阡汤山镇香树园村的农民,早些年在沿海打工。2002年后,全家进城脱离了土地。他搞运输,妻子租了门面从事零售,孩子也在城里读小学,他家在县城购买了120平方米的商品房。他说:“全家一年有3万元的收入。”
  而同村的陈绍利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受益者。早些时候,他用打工挣来的钱在城里购买地皮、修建房子。如今,房子从原来的20余万陡升至40万元。他也不再外出打工,而是组织了一个包工队在县城长期从事建筑业。
  自2002年来,铜仁地区新增城市人口近40万,仅铜仁市就从11万增加到18万。除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外,新增人口大部分为进城农民。
  铜仁地区主要领导这样阐述其施政思路:“城里人口增加了,农村人口也就减少了,这样,‘三农’问题的压力也就减轻了。另外,城市人口多了,消费也就增加了,二三产业的总量也会增加,就会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和劳动力就业,消费农副产品。这样,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就会直接体现出来。”
  到2006年,铜仁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比2001年翻番,分别达到144亿和15亿。农民年人均收入1840元,比2001年增加534元。
 

主办单位: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办公室 中国城镇建设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大点一景企业管理中心 北京大点宏景投资中心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工程办公室
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建设部大院 电话:010-57811343 邮箱:zgfdczg@126.com
Copyright © 2011 by cntown.or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2065号
您是第 3181186 位浏览者 网站管理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