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长沙 武汉 成都 西宁 长春 沈阳 广州 深圳 福州 杭州 南昌 南京 西安 海口 合肥 哈尔滨 呼和浩特
石家庄 包头 大连 太原 昆明 青岛 拉萨 银川 郑州 贵阳 郴州 济南 兰州 香港 台湾 澳门 日喀则 南宁 怀化 喀什 唐山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专家论坛 > 专家团队



“五自”模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新探索

  古城镇指路村位于郫县北大门,地处成都市二、三圈层之间,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古城遗址位于该村境内。全村总面积2898.5亩,其中集体建设用地542亩、农地1972.1亩,辖10个村民小组,村民528户、1819人。尽管村集体收入几近于无,但百姓却很富裕:一是凭借自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川派鸟笼编制手艺,指路村成为了享誉省内外的竹编“鸟笼”村,目前全村近4成农户专门从事鸟笼编织,手艺一般的年收入十万,手艺精湛的一年能挣三四十万[1];二是这里的土壤非常适合种青韭菜,随着近几年市场销路逐步打开及周边川菜加工基地的发展,目前一亩韭菜年收入在1.5万元左右,刨去成本亩均净收入至少1万。再加上务工收入,指路村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已达13225元,在全成都市应该也属上乘。

 注:[1] 普通鸟笼售价至少200元,每月可编至少40个,月收入8000块。中高档鸟笼至少能卖1万,一个月能编4个,月收入超过4万。

  但是,村庄建设却与农户的收入水平脱了节。10个自然村村民分散居住,既缺乏公共服务和村民交往的空间,更缺乏产业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尽管不少富裕农户有再盖一轮新房的经济实力,可要想建设一个风貌宜人、环境宜居的村庄,仅凭单家独户之力很难实现。村里很多富裕的农户有钱之后本想买车,但考虑到道路条件太差、买完车开不进村就放弃了。近几年村里的几个大户看好韭菜的市场前景,想把全村1972亩地全拿来用于规模化韭菜种植,但却发现村里连一个堆放、运输、加工韭菜的地方都没有。

  指路村的干部群众都在琢磨,大家富裕起来后怎么改善村庄建设,以进一步提升生活品质、强化产业发展基础?2011年,经多次外出考察与内部讨论,指路村的村委会、议事会、各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终于找到了农户合作建新村的现实路径:通过民主表决,80%以上的农户同意共同缔约组建村资产管理公司,每人自愿缴纳1万元作为定金,开始了以村民为主体,自我融资、自我建设、自我整理、自我开发、自我收益进行土地整治和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五自模式”。

  一、指路村“五自模式”的主要做法

  村两委首先大致算了个帐,全村共有建设用地542多亩,建安置点要用180亩地,盖房子加上基础设施配套大概要1.2亿。如果绝大部分村民能自愿参与,大概能节约350亩地,以每亩35万元的建设用地指标价格计算,总收益约1.225亿。确认这件事大体上能够平衡后,2011年6、7月份,指路村开始向村民宣传,8月份统计报名,2012年1月,向村里交每人1万元定金的农户多达438户,占全村的83%。考虑到一次性全面铺开在操作上比较困难,指路村决定分三批、在不同地点操作。经过协商,第一批安置83户、210人,2012年6月开工建设;第二批安置134户491人,预计于2013年3月开工;第三批将其余农户全部安置完,预计于2013年下半年开工,全部建设和复垦预计在2014年完成。根据村支书孙从发的设想,剩余17%没有报名缴费的农户,可以在三批工程开工前看前两批效果如何再确定是否参与,愿意的农户还可以参与。据孙从发介绍,目前已有不少之前没报名的农户找他想补报名。

  1、自我融资。在尊重群众意愿,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参与村民均以自有资金参与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缺资金的农户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解决:一是将整理出的集体建设用地可获得的预期收益转让给本村其他农户或资产管理公司,提前获得所需资金。指路村人均建设用地面积140平米,村民实际持证面积超过140平米的部分可按每平米80元获得补偿,不足部分则按每平米100元补缴。二是可以用自身宅基地使用权证及房屋产权证作抵押,通过农商行、成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办理小额贷款的方式筹集所需资金。由于村民条件都不错,指路村一期项目所需资金基本全由村民自筹,没有申请贷款。

  2、自我整理。土地整理方案、农民新居建设方案、土地复垦方案等均由全体参与土地整理的村民协商并形成决议,经公示无异议后组织实施。注册成立指路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土地综合整治和产业发展的主体。按照自主自愿原则,农户自愿与公司签订土地整理、农民新居建设、旧房拆迁复垦等协议,并以自有资金组织实施。据测算,参与土地整治的农户除少部分人均集体建设用地较少的需要少量补差外,绝大部分农户搬入新居不需额外掏钱。

  3、自我建设。首先,由全体参与农户选举产生15-20人的领导小组,全权负责农民新居建设。其次,在充分征求农户意见后,委托专业规划单位确定农民新居建设、农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并报成都市审批立项。再次,确定农民新居设计方案、总平面图设计方案,报郫县规委会审批。最后,新居建设规划、户型设计方案在征求农户意见后,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管理公司,参与农户按工程进度向资产管理公司分期支付工程款项。一期项目按人均用地30平米的标准统一建成2层,2人户用地60平米、房屋面积120平米,3人户用地90平米、房屋面积160平米。

  4、自我开发。鼓励参与农户以整理出的集体建设用地及节余的挂钩指标入股集体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方式,发展文化旅游、特色餐饮、乡村酒店等第三产业。复垦及整理新增的耕地归农户所有,鼓励农户以耕地入股组建青韭菜专业合作社,全力打造1500亩的青韭菜种植基地。此外,打造鸟笼产业,引导和鼓励村民特别是“40、50”农村劳动力、农村妇女和残疾人加入鸟笼产业的打造,实现村民居家就业,增收致富。

  5、自我收益。节约出来的部分集体建设用地指标按约35万元一亩的价格转让给古城镇政府,获得的收益由股东按持股比例进行分配。剩余指标用于围绕古城遗址打造旅游业,发展特色餐饮、乡村酒店等,取得的收益由股东按规定进行分红。原有农地和复垦新增的农地按自愿原则流转给青韭菜合作社,合作社按每亩“700斤大米+700斤小麦”的价格支付流转价,按2012年的价格计算,流转价格不低于2400元一亩,合作社获得的增值收益还可进行二次分红,到合作社打工的村民还可获得每天80元以上的务工收入,按一亩地年用工50-60个计算,1500亩青韭菜基地预计可给村里带来600万元以上的劳务收入。

  截止到2013年1月中旬,一期1.4万平米的村民新居主体已完工,大约在2013年5月交房,300多亩的青韭菜也已流转整理完毕投入种植。2013年上半年完成土地复垦,预计能节约集体建设用地60亩以上。二期工程刚刚拿到成都市的立项批文,将建设2.9万平米的村民新居,配套完善1500平米的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健身广场、350平米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文化室、警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预计2013年年底前完工,累计可节约集体建设用地100亩以上。

  二、取得的成效

  指路村的“五自”模式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农村空间布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乡村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1、以较低的成本改善了村庄面貌。据古城镇政府介绍,如果原来指路村10个自然村分别按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进行改造,仅基础设施投入一项就将超过3000万元,而集中起来搞建设,基础设施投入仅需1500万元,累计可节约1500万元,而且这部分投入目前全部由村里解决,不需要占用政府有限的可用财力。统一规划建设后的村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村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村民的生活更加方便,也为指路村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提高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调研中,我们发现,人均住房面积在55平米以上,住房条件较村民原有的砖瓦房、简易楼房有了很大的改善。村民何孝平表示:原来家里的宅基地有1003平米,老房子100多平米,连房带地1万元都没人要。集中建设后,家里五口人可以免费住上一套120多平米的两人房和一套160多平米的三人房,住不完的房子可以租给别人住,还能有一份收入。多出来的300多平米宅基地,还可以获得2.64万元的补贴。

  3、耕地效益明显改善。就指路村而言,耕地面积可增加200多亩,农用地经过流转后,可以集中连片种植,边角废弃地经过整理后可以增加5%以上的耕地,农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青韭菜,收益有了大幅增加。如村民叶先进全家共5口人,儿子儿媳在外地打工,原来有5亩承包地,由于只有老伴一人种地,只能种种粮食,每亩地收入不超过1000元。经过土地整治后,除原有承包地外,宅基地复垦还可以增加1亩耕地,将6亩耕地流转给合作社种青韭菜,一年仅租金就在14000元以上,增加收益近万元,老伴还可以腾出手来帮他制作鸟笼或者给合作社打工赚钱。

  4、产业发展基础更好。土地整治后,村里可以利用预留的产业用地,采取“合作社(协会)+农户+专业市场”的经营方式,集中建设鸟笼文化展示及销售中心和集中制作区,打造古城鸟笼文化产业,预计新增鸟笼从业人员200人以上,年增收1000万元以上。经过整理,一期韭菜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沟端、路基、沟三方面的道路硬化)完成后,全村韭菜的规模化种植面积将达到400余亩,三期都完成后,青韭菜种植面积预计将达到1500亩。新的村庄建成后,环境非常好、交通也更加便利,为下一步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古城遗址”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促进村民不断增收打下基础。

  三、启示和政策建议

  在“增减挂钩”的传统模式下,农民只能在补偿方法和新居户型上有选择权,而指路村的“五自”模式,其实是有条件的乡村以市场化的资产管理公司形式,自主管理土地综合整治的立项、筹资、整理、指标交易、收益分配的全过程,其本质的含义是要将原本属于农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以更加完整的方式归还给农民,是将更多事情交由农民自主选择、还权于民的开明之举。

  1、农民集中居住应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在土地整治、农民集中居住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村庄建设与产业发展“两手抓”,高度重视产业发展,精心打造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将土地整治、集中居住和重点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为农业转移人口寻找就业增收渠道,又要为农地的更高效利用寻找空间。

  2、政府部门应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据了解,指路村的土地整理项目光是立项批文就花了一年多时间,老百姓把钱凑齐后却迟迟不能开工,建完后因为复垦验收过程太慢又不能马上把指标变成钱,很多老百姓对此有很大意见,为基层开展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建议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缩短项目审批、指标验收和价款兑现时间。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于符合规划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集中居住项目,市县政府要整合各相关部门已有的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应有的资金支持,逐步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

  4、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等相关探索。允许将节约出来的指标在更大范围内交易,促进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集体建设用地,并将土地收益全额返还村集体经济组织。鼓励金融机构进行相关抵押贷款。

 

主办单位: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办公室 中国城镇建设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大点一景企业管理中心 北京大点宏景投资中心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工程办公室
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建设部大院 电话:010-57811343 邮箱:zgfdczg@126.com
Copyright © 2011 by cntown.or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2065号
您是第 3181186 位浏览者 网站管理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