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长沙 武汉 成都 西宁 长春 沈阳 广州 深圳 福州 杭州 南昌 南京 西安 海口 合肥 哈尔滨 呼和浩特
石家庄 包头 大连 太原 昆明 青岛 拉萨 银川 郑州 贵阳 郴州 济南 兰州 香港 台湾 澳门 日喀则 南宁 怀化 喀什 唐山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 页 > 城乡统筹 > 现代村镇新貌展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

    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2005年末,在城镇和农村非农产业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了20412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40.5%。同样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6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增加了634万人,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增加了408万人,即使考虑就业人口自然增减的因素,从农业和农村中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也应该超过了21000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力地支持了改革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一些研究表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经济增长有16%到20%的份额是来源于劳动力流动和劳动力重新配置所导致的生产率提高。但随着转移时间的延长和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表明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阶段性变化,而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决不会是短期的、局部的。认真分析当前的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深入研究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问题,妥善作出对策安排,对我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讲至关重要。

    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显著减少;与供给相比,非农产业和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增长更为迅猛;农村劳动力对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预期收入上升,转移意愿更加强烈;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的素质进一步降低,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约逐步显现。具体表现在:

    1、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相对份额同步下降。根据国际经验,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就业份额都增加;第二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增加,就业份额下降;第三阶段是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就业份额都下降。一旦进入第三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将加快,且相对就业份额的下降速度也加快。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1991年达到最高峰,从1992年开始,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和就业份额呈现出下降趋势,2003年以来,这一趋势日益明显,表明我国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也预示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将进入加速时期。1991-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由39098万人,减少到32561万人,减少6537万人;占全社会总就业人数比重由59.7%下降到42.6%,下降17.1个百分点。其中,2002-2006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量年均减少1077万人,是1991-2002年年平均减少数量的5.32倍;第一产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年均下降1.85个百分点,是1991-2002年年平均减少幅度的2.1倍。
    2、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明显减少。有关研究表明,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农业劳动力绝对剩余量约在10000万人左右 。90年代后期到2000年前后,又有一系列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数量约在13000-20000万人,而政府和学术界比较广泛采用的说法是我国农村存在着15000万人左右的剩余劳动力。为了解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状况,我们利用掌握的统计资料,做了进一步测算。
    (1)农业劳动力剩余情况。我们用工日折算的方法测算了农业的劳动力需求。以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和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2005年农产品成本收益调查所涉及的17种种植业产品、5种畜水养殖产品用工数据,以及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数据为基础,按各类产品的播种面积或主产品总产量测算总用工需求量,再以250个工日作为一个劳动力一年的标准工时折算所需劳动力数量,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种植业约需要17333万人,水产业约需要1126万人,畜牧业约需要2353万人,林业约需要800万人,三者合计达到21613万人。
    考虑到种植业用工需求有高估倾向,而畜牧业生产有低估的可能,我们对计算结果做了进一步调整,最终结果可以表述为:在假定农业生产结构、技术条件、产出水平等因素不变的前提下,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至少需要劳动力22000万人。其中,种植业约需要16000万人,林、牧、渔业约需要6000万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我国的乡村从业人员为50387万人,其中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为29976万人,由此推算,目前农业从业人员中的剩余人员最多约8000万人。
    (2)农村劳动力剩余情况。我们利用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 2006年20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村劳动力整体的剩余情况进行了测算。仍然假定250个工日是一个劳动力一年内完整的从业时间。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户均每个劳动力2006年就业时间不足250天的占52.6%,这些劳动力平均每人工作时间为166天,即每人不充分就业时间为84天。将2005年乡村从业人员总数50387万人,乘以不充分就业人员累计的不充分就业天数,再用250日折算,则目前全国农村劳动力剩余总量近9000万人。
可见,根据我们的测算,无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量都比90年代末期明显减少,减少幅度大约在6000万人左右。
    3、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迅速扩大。2003年,我国部分沿海地区出现了用工短缺现象,在随后的几年里,这一现象逐步向内陆省份蔓延。尽管对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但是劳动力需求增长要快于供给的增加,是造成用工短缺现象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农产业以及城市的用工需求将继续呈现出迅速扩大的趋势,劳动力供不应求的情况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1)2007-2015年劳动力供给。利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07-2015年,15-64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由97664万人增加至98890万人,其中,城镇所占比例由38.2%缓慢降至37.8%,农村所占比例由61.8%增加到62.2%。将各年龄人口乘以相应的劳动参与率推算,同期我国劳动力人口将由80478万人增加至81099万人,其中,城镇所占比例由33.3%缓慢降至32.9%,农村所占比例由66.7%增加到67.1%。劳动力供给数量在2012年以前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但2013年以后趋于下降。
(2)2007-2015年劳动力需求。2000-2006年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就业弹性分别为:第一产业,-0.353;第二产业,0.212;第三产业,0.306。假定2007-2015年间各业弹性值不变。利用ARIMA模型预测,2007-2015年,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0.18%,考虑到不同产业的增长率不同,我们根据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了等比例缩减,以此估计预测期各年不同产业的增长率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还对GDP每年增长8%和6%时的情况进行了推算。用各年度预测产值乘以相应就业弹性值,就可以计算出相应年份的劳动力总需求情况。
结果表明,在GDP增长8%的情况下,劳动力人口供给与劳动力需求在2015年会大体持平;在GDP增长6%的情况下,劳动力人口供给大于劳动力需求的格局会继续维持。但是,在GDP增长10.18%的情况下,2015年前后就可能会出现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绝对差距会达到1500万人左右。劳动力的供给需求格局届时可能会发生根本逆转。
    4、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日益强烈。近年来,随着用工需求的迅速上升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的逐步改善,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快速增加,就业稳定性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受此吸引,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镇迁移的意愿日益强烈。
    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全国31个省(区、市)314个村近24000个农户的跟踪调查,2003-2006年,到本村以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工,人均月工资 由781元增加到953元,增长22.0%。与上年相比,2004年农民工人均月工资增长2.8%,2005年增长6.5%,2006年增长11.5%,增速逐年加快 。根据农业部乡镇企业调查数据,同期,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由6684元增加到8370元,年均增加562元,比1990-2002年的人均年收入增幅高142元。
同样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2007年5月的调查,在没有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中,有15.4%表示今后准备外出,约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1.7%。以2006年末乡村就业人数为基数推算,在其他各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全国准备外出就业但尚未外出的劳动力总量约有5600万人。据此推断,农民外出就业的意愿比较强烈,在最近的几年内,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数量仍将处于较快增长时期。
    5、尚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趋于降低。受需求结构制约,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以年龄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为主,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不断增多,近年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的调查,2004-2006年,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大体在33周岁左右,而农村非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0周岁以上,其中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已经达到45周岁。从年龄构成来看,外出就业劳动力中30周岁以下的占到近50%,而在非外出劳动力中只有不到20%,在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中已经降到15%以下。
农村劳动力存量的平均文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3%左右,而在非外出劳动力中,这一比重只有8%左右,其中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劳动力,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5%。农村劳动力存量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不利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将构成严重制约。特别是从近年的情况看,这一问题还有加重的趋势,对此尤其需要给予重视。
    回顾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在改革开放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村经营制度和乡村管理体制的改革,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经历了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虽然通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和农民外出就业,转移了相当数量的农村剩余人口,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一直低于农村剩余人口的增长速度,农村劳动力绝对剩余的局面一直得以维持。但是,近年来这一格局正在发生改变,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供求结构正在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由此带来的问题将对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新的挑战。
    一是农业劳动力的总量供求问题将会显现。二三产业的就业需求主要是由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来填补,农业由其产业特点所决定,产值和效益难以实现同第二、三产业同步增长,受比较效益的影响,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今后一个时期,二、三产业的就业需求旺盛,加之非农就业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的增强,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发生过的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在我国不远的将来也可能出现。
    二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要以高素质的农民为主体。在农村劳动力存量的整体素质趋于降低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农业和农村发展有相应的劳动力资源作支撑,已经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量尽管已经有了大幅度减少,然而国民经济总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相称的问题依然突出,国民经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强烈,因此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应当继续成为我国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但从目前来看,非农产业和城市对年轻的、高素质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大,而农村劳动力存量中高年龄、低素质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却愈来愈高,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减少了,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却比以往明显加大。
    综合以上分析,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供求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对农村劳动力是否仍然绝对剩余的问题,需要我们重新予以审视。
要有效地应对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必须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具体来说,至少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经营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二是要不断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要提高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四是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五是要加快新型农民培养,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六是要着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转岗培训工作,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七是要积极推进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调整,为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作用的同时,政府要加强对转移就业的宏观调控,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主办单位: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办公室 中国城镇建设发展中心 承办单位: 北京大点一景企业管理中心 北京大点宏景投资中心
郑重声明:凡转载或引用本站资料须经本站许可 版权所有:中国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工程办公室
地址:北京海淀区三里河路11号建设部大院 电话:010-57811343 邮箱:zgfdczg@126.com
Copyright © 2011 by cntown.or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62065号
您是第 3181186 位浏览者 网站管理 设计维护:时代中广传媒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